2008-10-18

宣教的中國

          史 正
  “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獻身宣教的世紀”並非口號,而是指日可待的。
  一提到宣教,許多國人心目中單浮起對西方傳教士的印象。但近百年來,中國人在宣教事工上,起步雖晚,卻也由內而外,由近而遠,留下不少值得紀念的腳蹤。
  一.本國拓荒佈道時期
  1.中國自立會(1906年,上海)
  中國基督徒獻身於宣教工作的歷史,早自廿世紀初期就已開始。當時中國教會深受庚子年義和團事件的刺激,力求自立自傳。1906年俞宗周在上海發起“中國自立會”後,自立教會遍及全國各地。中國本土的佈道人才也被上帝興起,丁立美、王正廷等多位講員的群眾佈道,帶動了中國教會對外傳福音的熱忱。
  2.中華學生立志佈道團(1910年,山東濰縣)
  1910年由山東濰縣廣文學校發起的“中華學生立志佈道團”,推丁立美為幹事,喚起了基督徒學生立志終身傳道的心志,團員有1170人,立志傳道的有530人。
  3.地方性的佈道團
  1911年“湖南逐家佈道團”由長沙內地會的葛蔭華和蕭慕光兩位牧師發起,共有團員28人,遊行佈道,攜帶單張、小本聖經,逐家分送;五年之間,曾進十萬七千餘家佈道。此外,地方性的佈道團也在各地組成,如1912年廣東“河南佈道團”,1913年“上海車夫聽道處”及“福州旗族佈道”,“上海基督徒佈道團”,“回民佈道”等。
  4.中華國內佈道會(1918年,雲南)
  1918年,聯合全國基督徒力量的“中華國內佈道會”,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這個佈道會先由雲南開始,1922年推廣到黑龍江,1923年進到蒙古。他們的事工拓展了國內佈道的範圍,由沿海逐漸遠至邊陲地區。除此佈道團外,還有“邊疆佈道團”作類似的事工。
  5.伯特利佈道團(1931年)
  1927年到1937年這十年大復興時期,神藉著許多佈道團點燃了福音燎原之火。1931年組成的“伯特利佈道團”,是其中之一。計志文、宋尚節等佈道家在全國的影響,至今仍在。(註一)
  二.國外宣教時期
  1.中華國外佈道團(1929年,廣西梧州)
  中國人第一個向國外宣教的差會,是在1929年開創的。1928年夏天,廣西宣道會建道聖經學校的院長翟輔民牧師(R.A. Jaffray)與中國佈道家王載等懇談,建議他去南洋旅行佈道。次年王載返國後與翟輔民決定成立“南洋佈道團”,去南洋群島宣教。1929年9月設總部在廣西梧州,後改名為“中華國外佈道團”,首派朱醒魂牧師去越南,然後派林証耶和練光臨等牧師去印尼。成立八年後,平均在工場上的宣教士有21位之多。到了1930年間,共派出64位宣教士,在南洋各國設立教會,帶領極多人信主。
  2.遍傳福音團(1947年,陝西鳳翔)
  到了四十年代,陝西鳳翔西北聖經學院的師生們在禱告中,看見中國教會欠了各國福音的債;副院長馬馬可牧師為此在1947年成立一個禱告會,特別為還福音的債禱告。馬牧師覺得,主為中國信徒保留一條道路,就是要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後來在院長戴永冕(戴德生的孫子)主持下,有70多位師生決志為西北五省每星期三禱告,並成立了“遍傳福音團”(Chinese Back to Jerusalem Evangelistic Band)。1949年福音團的幾位同學先後差派去西北的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其中趙麥加和何恩証更南下至喀什。遍傳福音團的志向是從西北開始,沿絲路經阿富汗、伊朗、阿拉伯、伊拉克、敘利亞……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可惜1950年新疆被中共統治後,這事工便停滯了。
  遍傳福音團的同工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後,紛紛回到事奉工場,並對當年立下的初衷絲毫不變。正如趙麥加所說:“新疆到耶路撒冷的道路,銅門深鎖。然而我們辦不到的,總希望我們的子女可以繼續擔承。”
  3.西北靈工團(1946年,山東濰縣)
  1946年,張谷泉牧師在山東濰縣樂道院設立靈修院,每天上聖經課,凡物公用,栽培許多年輕工人。不久,成立了西北靈工團,決定向新疆進發,其宗旨也是要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1947年到1949年,靈工團的事工主要在新疆哈密,各團也派往北、南疆各地。但1951年起,喀什的同工首先被捕,1952年張谷泉等也在哈密被捕,這事工就停頓了。
  到了七十年代,有些靈工團的同工回到新疆,開始家庭聚會,當初的異象和使命,又再點燃。直到今日,早年加入西北靈工團的老同工們,仍有人堅守在西北邊疆地區。他們的薪火,將繼續傳承下去。(註二)
  1949年以後,海外華人教會中許多堂會、差會均開展了同文化和異文化的宣教工作,當今華人宣教士的人數超過一千兩百人,中國人的宣教差會約五十個。限於篇幅,本文不作介紹,留待其他專文報導。
  三.中國福音新動向--移民宣教
  歷史的車輪駛進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各階層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與此同時,在中國家庭教會中,也出現了不同尋常的福音新動向--移民宣教。
  移民宣教不同於以往遊行佈道的隨走隨傳,而是進入近文化或異文化區域落地生根,向那地方的人傳福音,不是簡單的口頭傳講,而是更多地用愛和生命來見証基督。
  1.異象的由來
  九十年代中期,有某個系統的教會開始向全國各地差派福音使者。在聖靈感動下,他們看到在宣教策略上的異象--移民宣教。因此,他們就從聖經裡查考有關移民宣教的信息。當時,移民宣教僅是一個遠象,對多數同工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儘管如此,他們還是不斷傳遞這一異象。
  他們相信,通過移民宣教有利於福音在近文化或異文化地區的傳播;宣教士們可與少數民族同胞朝夕相處,一起生活,用上帝的愛去感化他們,用基督的生命去影響他們。不僅如此,這些宣教士也有足夠的時間向他們耐心地傳講福音,讓他們更好地明白上帝的聖愛和十字架救恩而接受福音。
  通過移民宣教,可以使宣教的隊伍日趨成熟、穩固。因為移民宣教所挑選的同工大都是結婚多年的夫婦。他們的真理裝備比較全面,事奉經歷豐富,生活適應能力強;夫婦二人又能彼此互助,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2.移民宣教的實施與果效
  99年9月份,這個教會的同工們認為時机已經成熟,便向神要了三個憑據:1)求上帝預備30對夫妻;2)求上帝預備30對夫妻移民所需的費用;3)求上帝預備培訓地點和教材。
  上帝印証了這項聖工,99年11月上旬,他們特地把這些立志參加移民宣教的夫婦招聚在一起集訓,聚會結束後就打發他們分赴各地。
  他們大多去了福音沒有開拓的地方,如邊遠地區、少數民族,也有人去了城市。這些地方分別是西藏、青海、新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廣東、海南、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打發的時候,他們僅指定一個大的範圍,至於具体地方則要看聖靈的帶領。第一批移民宣教的主要對象是國內近文化或異文化區域。
  教會在經費方面原則上支持三年。三年之後,讓他們經濟獨立,過信心的生活。至於他們全職事奉還是帶職事奉,這要看他們實際的工作和聖靈的帶領。各人都可以儘量發揮自己的恩賜與特長,做好宣教工作。
  頭半年,他們主要是聯結教會或開拓。他們有的已與當地教會聯結,暫得安身之處,為以後進入少數民族或未得之地宣教預備了條件;有的開荒佈道,建立了教會。在具体的工作中,他們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語言的障礙、邪惡勢力的阻攔、異端的攪擾等等。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他們的處境可想而知。但據聞,中原某教會在2000年麥收前夕,也打發了20多對夫婦移民宣教。
  現在,中國家庭教會能邁出這極具歷史意義的一步,可算是一件偉大的神蹟了。若沒有神的同在,恐怕做不出這樣的工作。
  在對少數民族宣教的同時,他們對國外宣教已有初步的計劃,特別是對中國周邊國家(諸如緬甸、印度、北韓及阿拉伯國家……)的福音事工特別有負擔。雖然向國外移民宣教的事工還沒開展,但是他們準備輸送一些人學習阿拉伯語,為向阿拉伯國家宣教奠定基礎……他們有信心說:“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會正準備承擔向世界宣教的大使命。”(註三)
  除了這個教會系統的移民宣教策略外,中國教會中有心向周圍鄰國宣教,及沿著絲路回歸耶路撒冷的心願,從未稍減。全國各地許多的信徒、傳道人、大學畢業生,早已默默裝備自己的語文、聖經真理和事奉,當時候到了,就開赴遠方他鄉。
  我們深信,“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獻身宣教的世紀”並非口號,而是指日可待的。□
  註一:以上資料主要來自:王治心著《中國基督教史綱》,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59年。
  註二:“遍傳福音團”和“西北靈工團”的資料,主要來自《聖城之門》第一輯,1995年9月號;另參考英國Henry R. Thompson等發行的“遍傳福音團”的英文通訊News Letter No.13, Feb. 1951,其中刊登了一些團員的信件和代禱事項。
  註三:有關國內教會移民宣教的資料,來自國內一份刊物《道路》2000年6月的報導。

桂格麥粉公司是怎麼來的?

桂格麥粉公司是怎麼來的?
──克勞威爾的一生 作者:張文亮(台灣大學教授)

許多人看過「桂格麥粉」的包裝 ─ ─一個白髮老人,穿著十八世紀的服裝,戴著帽子在對著你微笑。 有些人還記得早期的「桂格麥粉」─ 打開盒子的時候,裡面的麥粉多到會噴出來。 但是,很少人知道「桂格麥粉」的背後, 是一個已被醫生宣判危在旦夕的年輕人,
向上帝的一個禱告:
「主啊!我將我的生命放在你的手中,教導我做生意,讓我為你做大事,我將我所賺的百分之六十五都奉獻於你。」
十一年後,他成立了桂格麥粉公司,他履行了他的諾言:
支持了芝加哥「慕迪聖經神學院」(Moody Bible Institute)
幫助成立「太平洋花園佈道團」(Pacific Garden Mission)
他是大佈道家陶雷(R. A. Torrey)福音大復興的主要經費奉獻者
聯合一批有抱負的人,首先通過美聯邦「曼恩法案」(Mann Act)
打擊色情人口買賣「強制令發佈與撤銷法案」
(Injunction and Abatement Law)給色情行業斷水斷電並使「桂格麥粉」公司成為廿世紀初期對抗 犯罪集團的主力。

他在晚年,公司仍處巔峰的時期,把經營權完全交給別人,使「桂格麥粉」 公司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非家族企業化的國際大公司。 何等的典範,因為他說:「桂格麥粉公司,是為上帝的榮耀設立的,因此我 不用留名。」

他每天中午,會邀請一個商業鉅子一起共餐,然後把福音傳給對方, 一生帶領許多有錢的人,進入駱駝的針孔。 他說:
「我不祗是天國的生意人,更是基督見証者, 我雖然已成公司的總裁,但我仍向上帝支領薪水, 很多人誇我會做事,會賺錢, 但是我最會做的事就是禱告, 因為在禱告中,我看到上帝不斷做事, 那不是人所能做的事。」

桂格麥粉的起源
燕麥生長在低溫地區,產量豐富而且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但是在「桂格麥粉」推出 以前,世界上很少人以燕麥為主食。主要原因是燕麥穗的外殼非常剛硬,要把外殼 壓碎頗費工夫,壓碎後的燕麥,也不容易煮熟。所以燕麥一直是馬的飼料,很少人 吃,不過吃燕麥的馬倒長得很強壯。
「進入燕麥市場的時機已經到了。」巴森斯(Joel Parsons)對他的姪子說。那是 一八八一年的春天,美國在南北戰爭後到處蓬勃發展,市場上不斷傳出有人一夕致 富的故事。克勞威爾(Henry Parsons Crowell)不解的問道:「為什麼呢?」
巴森斯回答道:「時機是生意人最需要掌握的。時機由許多條件綜合產生,也許有些 條件看來彼此沒有什麼關係,有些條件看來稀鬆平凡,但是綜合起來看就是生意 的時機。」
克勞威爾繼續問:「那為什麼商機會是燕麥呢?」
巴森斯答道:「我無法解釋。那是一種綜合思考後的直覺。我認為你應該到燕麥廠看 看。」
克勞威爾回答道:「我會去看,並且繼續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旨意。生意的 時機在別人看來,是投資,或是風險,或是賭注,在我卻是服事上帝的地方。」

疾病陰影下的童年
那是在俄亥俄州雷本那(Ravenna)鎮的一家小磨粉廠。克勞威爾當時廿五歲,他過去 二次經營農場都不成功,一次遇到龍捲風,一次遇到旱災,他知道從事農業生產的工 作,大自然變化是不可預料的。但是比起人生的變化,大自然變化算不得什麼。
克勞威爾出生在一個非常敬虔的長老會基督徒家庭,十七歲時,醫生宣佈他有肺結 核。在自己與母親的眼淚中,他辦了休學,「再也進不了耶魯大學了,那是父親對 他的最後期望」。克勞威爾的父親是個皮鞋製造商,但是在一八六四年冬天,克勞 威爾八歲時病逝於肺結核。舅舅巴森斯前來繼續經營皮鞋匠。
一八六七年佈道家芬尼(Charles G.Finney)在俄亥俄州燃起復興的火,在眾多決 志人群中,克勞威爾也在其內。決志後,克勞威爾最喜愛讀的一本書是《天路歷程》 (Pilgrim's Progress),他沒想到將來他的天路歷程會在生意圈中。同年,克勞威 爾進入「格雷洛克專科學校」(Greylock Institute),在這裡遇到一個影響他一生的 米勒斯(Benjamin Franklin Mills)校長。

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句話
專科學校有一千多個學生,米勒斯竟然能夠叫出每位學生的名字。美國的南北戰爭死 了五十多萬人,學校裡有許多學生都是內戰後的孤兒,他們幾乎把米勒斯視為第二個 父親。米勒斯每天都與不同的學生約談。一八七一年,有一天米勒斯校長約談克勞威 爾,
米勒斯說:「你知道什麼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克勞威爾搖搖頭。
米勒斯 :「花時間認識上帝的旨意,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米勒斯校長這句勸勉 ,成為克勞威爾一生行事的準則。
 
曠野的日子
一八七一年冬天,在克勞威爾強烈的咳嗽聲中,好像特別漫長。諾特醫生(Dr. Naught) 檢查他的身體後說:
「你如果不立刻休息,將會很快死亡。」
克勞威爾哭了:「但是 我明年春天就要進耶魯大學。」
諾特醫生說:
「你不瞭解肺結核,得肺結核的人, 不用為未來規劃,因為他沒有未來。」
「難道就無藥可治?」
「是的,無藥可治。 不過最近有醫學報告提出較好的氣候、較多的野外活動能夠改善一些。」
一個沒有明天的人,一個再也不能為未來作夢的人,還去談什麼?認識上帝的旨意為人 生最好的教育。克勞威爾回到家裡,翻開聖經,仔細查考。
他後來寫道:
「當我誠心 認真尋求答案時。聖經裡的約伯記五章19節彷彿跳出來『你六次遭難祂必救你,就是 七次災禍也無法害你』,我忽然有一種信心,我生病六年,到第七年肺結核一定會好 。我跪下來禱告,無論發生任何事,我相信祂的應許到底。」
一八七二年,克勞威爾辦了休學,並到各處旅行。數年之久他在美國加州當牛仔,又 在克羅拉多的丹佛學爬山,以後他到處爬山,使自己的肺部更強健。
他寫道:
「在開 往西部的火車上,大家都在談,那裡淘金可以發財。我卻在此等待康健,到了第七年 ,我會健康的回到我的故鄉。」

病夫回城了
其實旅遊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克勞威爾在外旅行七年,他的見聞變得非常廣博,閱歷 豐富,他發現這段時間美國的工業化快速進步,汽油引擎取代了蒸氣引擎,電話電報 取代了驛馬車送信,機械收割機取代了傳統勞力收穫,沙士飲料與罐頭食品取代了傳 統飲食。他也曾在旅途中遇到騙子,被騙不少錢,但他寫道:「這是很好的一課。錢 沒有被騙光。」
一八七八年秋天雷本那的鎮民有一陣騷動,因為有一個強壯的牛仔,披掛著手槍,精 神飽滿的騎著一匹大馬進鎮來。隨著卡達、卡達的馬蹄聲,很多人都出來看,在這保 守的東方小鎮,很少會看到一個西部強漢。大家仔細一看,騎在馬上,咧著嘴笑的人 ,正是以前在鎮上被稱為「病夫」的克勞威爾。他不僅身體強健,心靈更強健。

取名為「桂格」的原因
一八八一年,克勞威爾前往雷本那郊外的「桂格磨粉廠」(Quaker Mill)。這間磨粉 廠是在一八七五年,由一個貴格會的基督徒海斯頓(William Heston)所建立的,所以海斯頓將磨粉廠取名為「桂格」。海斯頓是個發明家,他製造出一套機械撞擊設備,能夠迅速脫去燕麥的硬殼,但是他不善行銷,以致拍賣磨粉廠。 
克勞威爾看了這間三層 樓高的磨粉廠及其設備後,寫道:「這家磨粉廠的設備是一種創新,所磨出的麥粉是 高品質,而且研磨的時間短,效率高,所差的祗是行銷。…未來的人口會往都市集中 ,人需要在很短時間內,獲得高度營養與容易煮熟的早餐,麥粉應該是未來人類食物 的大改革。」
克勞威爾看了這家桂格磨粉廠好幾次,並且每次作筆記,再回去研究,隔年他才買 下。一八八三年,克勞威爾正式向政府登記為「桂格麥粉公司」(Quaker Oats Company) ,克勞威爾繼續沿用「桂格」為名的原因,是他在麥粉包裝上特別強調「純」(pure)
的特性。過去的麥粉常在裡面混有豆粉、雜草粉,甚至砂子。克勞威爾則認為「品質第一 ,貨真價實,值得信賴」是他賣出產品的保証,如同貴格會基督徒信仰一樣純正。

第一個廣告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後來說道:
「一個克勞威爾,勝過三萬個推銷員」
克勞威爾改變了普世市場行銷觀念。當時大家都看不起廣告,認為祗有江湖郎中的東西 才需要廣告,克勞威爾力排眾議:
「愈好的產品,愈需要廣告,好讓大眾知道高品質的東西 。」
克勞威爾認為「廣告不祗是一種游說,而是一種理念的宣導。不祗是想做成一筆生意 ,而是一種永遠帶著創意、活力、衝動、異象、主動的與消費大眾溝通。在那看似不毛的 荒漠,廣告人卻看到結實纍纍。」

克勞威爾做了幾件開創之舉:
1. 所有「桂格麥粉」都是一樣大小的包裝,重量一樣。一改過去食品一堆、一堆的擺在店裡。
2. 「桂格麥粉」絕對純淨,沒有摻雜其他物質。一改過去食品販售的骯髒形象。
3. 「桂格麥粉」的包裹封面常印上食譜,指導人如何煮才會更有營養。一改過去食品 業忽略消費者。
4. 他讓各地的報紙、火車廂、公車等都出現「桂格麥粉」的海報,一改過去認為推銷 員是行銷的第一線。克勞威爾反過來先用廣告教育大眾,再以大眾要求給售貨商壓 力。克勞威爾認為推銷員不祗是賣東西的人,更是「市場調查」、「消費者對產品 反應」的評估者。
克勞威爾認為行銷,不是孤芳自賞,更非守株待兔,而是一種「敏銳」的察覺群眾說 不出來的共同所需。廣告行銷是一種可以調查的「邏輯思考」,而不盲目的相信賣好 賣壞,不過是一時的好運歹運。廣告行銷是一種「機動」的溝通,如同一個有機體, 不斷的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交通的網絡。
不過,克勞威爾並不認為廣告是開拓市場的萬靈丹,廣告如果不是建立在高品質的產 品上,廣告的支出會拖垮公司。

用最高的理念去賣一件很平凡的東西
一八八六年,克勞威爾給俄亥俄州的磨粉廠經營者一封公開信:「在這機械現代化的 時代裡,我們能夠售出,過去未有的品質燕麥粉。我們擁有更高效率的方法磨麥粉, 並且減少損失,這將改革整個燕麥粉的生產系統。我們應該一起合作,不是為了利 潤追求,不是為了獨佔市場,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將我們的麥粉,分配到世界各地有需 要的地方。 因此,我們要找一群誠實、努力與有才智的生產者。我們在一起只為了一個目的,就 是賣給消費者最好的品質,並且讓我們的員工,因著高品質的服務,獲得一份無可 比擬的尊嚴。
我們將不祗是賣出一盒、一盒的麥粉,而是提供一種教育,喚醒世人對於燕麥粉的重 視。末了,我們不會與任何競爭者溝通、妥協、或是併購,我們不會去浪費這種精力 ,我們所做的祗是永遠站穩一個信念,以最低價給出最好的產品,去面對未來任何的 挑戰,這是你期待加入的企業嗎?」
這封信一發出,有二十家的磨粉廠立刻加入,並且陸續進來許多一流人才,例如:以 經營管理見長的司都華特(Robert Stuart),以生產技術著名的安德魯(Jim Andrews)。 克勞威爾、司都華特與安德魯,後來被稱為第一代桂格麥粉公司的「鐵三角」。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最好方法
一八九一年克勞威爾把公司總部搬到芝加哥,同年與荷曼小姐(Ms. Susan Coleman) 結婚。這是克勞威爾第二次結婚,他第一任妻子在一八八八年一場流行傳染病中病逝。 公司搬到芝加哥後不久,有一天一個叫都雷(Frank Drury)的青年人,抱著一個髒髒
的東西,說要見克勞威爾。克勞威爾事先已聽妻子講過,都雷是個發明奇才。
克勞威爾從來沒有看過都雷抱在手上的東西,
「這是什麼?」克勞威爾問道。
「瓦斯爐,先 生。」都雷是瓦斯爐的發明人,但是當時大眾用慣煤碳爐,或酒精爐,沒有人要用 瓦斯爐。
克勞威爾立刻看出這一個髒髒、油膩膩,用幾張舊報紙包的怪東西,有未來性。他立 刻推出「買桂格麥粉,就送好用又不占空間的瓦斯爐」,並且幫助都雷成立後來非 常有名的「理想牌瓦斯爐」(Perfection's Stoves)。
不久都雷又介紹一個青年人,他提煉了許多煤油,但是沒有什麼人要買他提煉的東 西。克勞威爾又推出:「用煤油煮麥粉,省時又省力」。不久,大量的煤油被買走 了,這個青年了就是後來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向犯罪集團宣戰
一九OO年,克勞威爾眼見芝加哥色情與暴力氾濫。他邀了一群有負擔的社會人 士,組成「十五人委員會」,向色情和暴力宣戰。這個委員會首先推動在美國聯邦法 中,通過著名的「曼恩法案」,禁止人口販子販售未成年少女賣淫,並將慫恿人從事性 犯罪的也列入犯法行為,後又通過「強制令發佈與撤銷法案」,這法案一通過,芝加哥 有五百家色情行業立刻關門。
一九二五年,克勞威爾對上了美國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黑社會老大卡朋(Al Capone)。當時美國正處禁酒期,卡朋自加拿大經由五大湖進口私酒。他買通許多 警察、政府官員、律師。反對他的人一律格殺勿論。單是在一九二五年有幾千人因喝他 的劣酒而中毒瞎眼,在498個謀殺案背後都與他有關,但是他仍然逍遙法外。他一年販 賣私酒的淨收入是一億美元,為全美收入最高的人,比收入第二高的汽車大亨福特多了 四千萬美金,看來美國也曾有黑道治國的時候。
克勞威爾先選上「芝加哥犯罪調查委員會」的委員,他清除為卡朋通風報信的警察, 再以沒交「所得稅」為由,在一九三一年將卡朋拘捕,判刑十一年。一九三九年卡 朋以中風假釋,出獄後人事全非,黑道已無他容身之處,幾年後他潦倒以終。
除了打擊犯罪,克勞威爾成立基金,低利貸款給貧困想創業的人,又成立「平信徒佈 道委員會」(Layman's Evangelists Council),支持大佈道家陶雷、司密斯(Gipsy Smith)、
彬里(William Ashley Sunday)的佈道,並買下五萬五千英畝的土地,以保障環境生態之用, 後來這些土地通通捐給大學,供作研究之用。他又成立「綠色庭院」(GreenCourt), 給婚姻有問題夫婦,提供便宜又很實在的住宿,讓他們在這很好的環境裡,一起休息, 一起禱告,一起接受福音。

爭取高功率電台
當佈道家慕迪過世後,慕迪聖經學院陷入經濟危機,克勞威爾成為慕迪聖經學院執行 董事,他擔任此職有四十五年之久。他成立「慕迪出版社」,出版「慕迪月刊」。 並且在收音機剛上市時,就成立高功率的慕迪福音電台,與太平洋花園佈道電台。
當時 有很多基督徒反對設立電台,理由是:
「撒旦是空中的掌權者,空中的音波是屬邪惡 的。」
克勞威爾卻說:「我知道撒旦是空中的掌權者,所以我用電台,發出音波向牠挑 戰。」
克勞威爾又說:「我是個生意人,生意人永遠期待改變。除了信仰的真理不改變之 外,沒有什麼改變是太大或是不可能的。未來的改變會愈來愈多,為了基督的緣故,基 督徒要進入每一種新興的宣傳媒體裡,將福音送給更多的人。」

如何處理遺產
克勞威爾年老時,為遺產設立基金。他看過太多的基金會,在捐款者死後就變質了。 他有一套管理自己遺產的方法,使他在過世後,這個基金會仍會照他生前的負擔, 繼續執行下去。首先他設立基金使用原則,並且委任五個秘密管理委員去執行他設定的 原則,這五個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是誰。每年這五個人在特定時間內,提出基金支持對 象,分別寄到一個資深律師手上,律師也不知這五個人是誰,祗知這五個人的代號。
律 師彙整後,以多數票決定該年基金支持對象。每一個管理委員
與律師在死前,可再交給 他信任的下一個人選。克勞威爾基金非常
龐大,但是直到目前沒有人知道這五個委員是 誰,以致外界沒有任
何一個團體或是個人,能夠主導克勞威爾基金的運用。

末了的嚀叮
一九四二年克勞威爾自「桂格麥粉」公司退休,他將公司的經營權全部讓給司都華特 的兒子。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三日,他到芝加哥城外的一個教會講道,講完道後走 路到火車站搭車,路上還向火車站一個電梯管理員問好,並問他「什麼是你一生最重要 的事?」克勞威爾搭上火車,把帽子放在膝上,把聖經放在帽子上,打開聖經正準備閱 讀時,他的心臟停止跳動。火車雖然還在跑,克勞威爾在世上的終點已經到站了。
這個生於一八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的「病夫」,在十七歲時被醫生宣判死訊的人,竟 活到八十七歲。後來的人稀奇克勞威爾的智慧,首先運用廣告行銷,成立「桂格麥 粉」公司,對抗全美第一犯罪集團…
克勞威爾老年時的答覆是:
「我的每一個決定都 經過禱告,並且花時間去認識上帝的旨意。」